
-
唐志荣讲述注射隆胸取出同时植入假体条件乳房形态不良的手术矫正技巧(附照片)
最近还是有非常多的注射隆胸受害者向我咨询同样的问题:1、能否在取出注射物的同时植入假体?2、如果注射隆胸后的乳房形态不良,同时植入假体后能否使已经变形的乳房形态彻底改观?
其实我已经在很多场合(有关学术会议、论文、网站、博客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我本人的临床经验及收集的资料总结,如果要在取出注射物的同时植入假体,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 注射层次好;2、组织损伤轻(尤其是胸大肌相对完整)。术前核磁共振扫描就能初步判断。关于取出的最佳方法,我始终认为目前注射隆胸取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核磁共振照片引导下)直视下手术取出,手术过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尽力完整地剥离切除水凝胶周围包膜+尽力完整地取出注射物“假体”+清除被水凝胶浸润的广泛变硬的组织及肉牙肿等变性组织(包括乳腺实质内、胸大肌内、乳房内侧靠近中线处、乳房下皱襞处、乳房外侧和腋窝等胸壁其它部位)+残腔反复灌洗+术后充分引流。)
我在总结、分析本人所做的注射隆胸取出手术病例的过程中,也发现一显著特点:如果注射物为进口(乌克兰)PAAG(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商品名“英捷尔法乐”),其所形成的包膜就比较薄,而且与组织(乳腺、胸大肌)的粘连比较轻,手术时相对容易剥离,组织变性程度也较轻(肉芽肿等);如果是国产PAAG(商品名“奥美定”),所形成的包膜就比较厚,而且与组织(乳腺、胸大肌)的粘连比较重,手术时剥离的难度相对较大,组织变性程度也较重(肉芽肿等)。因此,“英捷尔法乐”注射隆胸与“奥美定”注射隆胸的临床病变特点有较大的差异。
我认为以上特点(进口PAAG注射隆胸与国产PAAG注射隆胸的不同临床病变特点)对于整形医生的术前初步判断、对手术难度的预见、手术方法的调整、病人预后的判断(术后效果)等都有较大的帮助,但不管注射物是进口PAAG还是国产PAAG,医生的技术、经验、技巧、耐心才是关键。
现再提供一组手术前(包括乳房核磁共振扫描)、手术后的照片,以助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其中手术后是术后22天的照片)
病历资料简介:患者某某,女,25岁,未婚。患者于2001年9月在某医院接受双侧乳房注射PAAG(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术后数年乳房形态日渐变形。入院时检查:双侧乳房质地较软,轻度压痛,双侧乳房形态不良,乳房上极明显欠饱满,乳房“内容物”大部分位于乳房下极,而且部分“突破”乳房下皱襞,在乳房下皱襞的下方形成一明显 “包裹”样隆起。乳房核磁共振扫描显示:注射物基本位于乳腺后间隙,“假体”边缘整齐(注射层次清楚),部分“突破”乳房下皱襞并“移位”到下皱襞下方的皮下组织间隙,胸大肌较完整。术前诊断:注射隆胸术后乳房形态不良。于2007年10月8日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下行直视下PAAG取出、假体植入、乳房形态矫正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负压引流、防治感染、支持、对症等治疗,并同时给予乳房下皱襞固定塑形(塑形胶布、塑形绷带)数周。术后乳房形态明显改观(患者对术后乳房形态、手感满意)。
(本照片均为本人亲自主刀手术的病例照片,严禁任何人下载、复制,谢谢!)
照片1:乳房核磁共振扫描(水平面T2信号显示:注射层次好,注射物所形成的“假体”边缘较整齐,胸大肌相对完整)
照片2:乳房核磁共振扫描(水平面T1信号显示:注射层次好,注射物所形成的“假体”边缘较整齐,胸大肌相对完整)
照片3:乳房核磁共振扫描(右乳房矢状面T2信号显示:注射层次好,注射物所形成的“假体”边缘较整齐,胸大肌相对完整,部分“突破”乳房下皱襞并“移位”到下皱襞下方的皮下组织间隙)
照片4:乳房核磁共振扫描(左乳房矢状面T2信号显示:注射层次好,注射物所形成的“假体”边缘较整齐,胸大肌相对完整,部分“突破”乳房下皱襞并“移位”到下皱襞下方的皮下组织间隙)
照片5:手术前(右乳房斜位,乳房形态不良,乳房上极明显欠饱满,乳房“内容物”大部分位于乳房下极,而且部分“突破”乳房下皱襞,在乳房下皱襞的下方形成一明显 “包裹”样隆起)
照片6:术后22天(右乳房侧面,术后右乳房外形明显改观,上、下极饱满、分布合理)(特别说明:照片上所见乳房下皱襞下方的皮肤“花痕”均为塑形胶布、塑形绷带固定塑形后所致痕迹,因为是刚拆,所以痕迹较明显,但会日渐消失)
照片7:手术前(左乳房斜位,乳房形态不良,乳房上极明显欠饱满,乳房“内容物”大部分位于乳房下极,而且部分“突破”乳房下皱襞,在乳房下皱襞的下方形成一明显 “包裹”样隆起)
照片8:术后22天(左乳房侧面,术后左乳房外形明显改观,上、下极饱满、分布合理)(特别说明:照片上所见乳房下皱襞下方的皮肤“花痕”均为塑形胶布、塑形绷带固定塑形后所致痕迹,因为是刚拆,所以痕迹较明显,但会日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