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激光去胎记常见手术方式有哪些?
胎痣是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尚不清楚。原发性即先天性胎生性是由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增生而形成,出生时即有,血管瘤较小时可无症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的可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激光去胎记常见的手术方式:
1、脉冲染料激光Vbeam是依据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设计的脉冲染料激光系统,应用波长595nm,脉宽1.5ms,能量11~12J/cm2,并有动态冷却装置。患有胎痣1岁一下的儿童使用Vbeam,经4次治疗后,63%的患儿皮损得到75%以上的清除。Vbeam治疗最适合鲜红色皮损的胎痣肌肤,头颈部皮损较躯干或下肢更易治疗,面中线的皮损优于侧面部和颈部效果。
2、倍频Nd:YAG激光Nd:YAG激光(波长1 064nm)通过肽氧磷酸钾KTP晶体后,可产生频率倍增而波长减半的532nm的绿色激光,532nm的激光处于氧合血红蛋白吸收峰附近,治疗具有较高选择性,脉宽2—100ms,可以调节,由于532nm的激光穿透力较差,因此适用于表浅血管性损害。另外,与585nm、595nm的染料激光相比,532nm的倍频Nd:YAG激光更易被表皮的黑素颗粒吸收,因此皮肤较黑胎痣肌肤者应慎用。
3、长脉冲Nd:YAG激光波长1 064nm,脉宽0.25—500ms,其穿透力很强,能够穿透更深的皮肤组织,具有凝固深层组织的能力。该仪器同时具有脉冲激光的特点,避免了连续激光易留瘢痕的缺点。因而对于肥厚的胎痣以及血管管径较粗的毛细血管扩张具有很好的疗效。
4、强脉冲光对于胎痣管径较小和较浅的血管性病变用较短波长(570nm滤光片)和较小的脉宽治疗即可,而对于胎痣管径较大和较深的血管性病变则要用较长的波长(590nm滤光片)和较大的脉宽。
5、光动力学疗法PDT去胎痣的原理是当光敏剂被注入血管后,可在血液中形成较高的浓度,一定时间内血管内外有较大浓度差,光敏剂可迅速被血管内皮细胞选择性集中吸收,血管内皮细胞吸收光敏剂远远高于真皮血管外间质和表皮细胞,此时给患者适当剂量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该处血管内皮细胞因吸收光敏剂较多可产生强烈的光敏反应,产生活性氧,使血管内皮损伤,而真皮血管外间质与表皮细胞因不会或较少含光敏剂,故不产生或仅产生轻微的可恢复的光敏反应。